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6:53 点击次数:113
01一切矛盾的根源,都是利益分配问题
每天打开抖音,就能看到各种新闻。今天张三和李四因为停车位大打出手,明天王五和赵六因为遗产分配闹上法庭,后天国际新闻里两国为了一块油田差点互扔导弹。
这世界看起来纷争不断,但扒开表象看本质,所有矛盾的核心就一句话:
“凭啥你多吃多占,我喝西北风?”
举个例子,我老家小区楼下有两家水果店,老板A和老板B原本关系不错,结果最近因为抢客源差点拿西瓜刀互砍。
为啥?因为老板A偷偷降价,把顾客全薅走了。老板B气不过,直接在他店门口摆了块牌子,写着“本店水果不打农药,隔壁的打了”。
最后两人被物业按头调解,才发现根源是房东给A的租金更低,A才有空间降价。你看,矛盾看似是商业竞争,实则是利益分配不公——房东给A让利,B成了冤大头。
再往大了说,历史上所有王朝更迭、革命起义,本质都是利益分配崩盘。
明朝为啥亡了?土地兼并太狠,农民活不下去,李自成振臂一呼:“闯王来了不纳粮!”
图片
利益重新分配的诱惑,比什么忠君爱国都好使。
放到现代社会,职场里同事甩锅、部门扯皮、年终奖分配不均,背后全是利益问题。
你熬夜做的方案被领导拿去邀功,你气得想辞职,但冷静一想——领导需要晋升,你需要加薪,公司需要控制成本,这三方利益压根没对齐。
这时候你骂领导“不要脸”没用,得想办法把利益链条捋清楚:要么让领导觉得你的功劳能帮他升职,要么让公司意识到你的价值值得花钱留人。
所以,解决矛盾的最高境界不是当和事佬,而是重新设计利益分配机制。
比如腾讯和网易打官司争游戏版权,最后往往选择合作分成;直播平台挖主播,与其互相砸违约金,不如签对赌协议绑定长期利益。
成年人的世界,没有永恒的敌人,只有永恒的利益对齐。
0290%的生意都是在利用人性赚钱
你走在街上,奶茶店第二杯半价,健身房推销“月卡过期作废”,直播带货的主播喊着“最后三单秒杀”。
这些套路能骗到你吗?不能?
但为什么它们能年赚百亿?
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,而商业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精准狙击。
先说贪便宜。
图片
拼多多砍一刀、外卖满减、电商凑单,全是利用“损失厌恶心理”。
你本来只想买一包纸巾,结果为了凑满99减20,硬生生加购了拖把和狗粮。
你不是需要拖把,你只是无法忍受“浪费”20块钱的优惠。
再说懒惰。
外卖平台为什么能崛起?因为人懒得出门;知识付费为什么火爆?因为人懒得系统学习。
某读书APP直接卖“精华版”书籍,把《资本论》压缩成10分钟语音,销量百万。
用户真在乎马克思的理论吗?不,他们只想在朋友圈发一句“今天读完了《资本论》”。
还有虚荣。
奢侈品Logo越做越大,联名款球鞋溢价十倍,网红餐厅拍照区比菜品还精致。
你买的是商品吗?不,你买的是“我比别人高级”的幻觉。
某国产手机品牌主打“商务旗舰”,广告词是“成功人士的选择”,结果用户一大半是月薪五千的销售。
为什么?因为戴上蓝牙耳机,用这手机打电话时,Logo正好对着客户的脸。
更狠的是恐惧。
教育机构广告:“你不来补课,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。”
保险推销:“癌症年轻化,30岁不买重疾险,后半生只能众筹。”
你看,连焦虑都能标价出售。
但话说回来,利用人性不等于坑蒙拐骗。
真正的高手,是把人性弱点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。
比如游戏行业,免费玩家靠广告变现,土豪玩家靠氪金找成就感,这叫“各取所需”;
比如Costco靠会员费盈利,商品几乎零利润,但用户为了“回本”反而消费更多,这叫“逆向收割”。
商业的终极逻辑,不是对抗人性,而是顺应人性,并从中找到共赢的缝隙。
03信息的掌控,是权力的核心
你以为老板开会时说的“公司战略”是真话?
你以为同事和你吐槽领导是把你当兄弟?
你以为网红推荐的“宝藏好物”真是自用款?
醒醒,这个世界的信息,90%都是被刻意修剪过的盆景。而谁掌控了信息链,谁就捏住了权力的命脉。
图片
举个真实案例。
某电商公司内部,运营部和市场部常年撕逼。
运营部说市场部投的广告带不来转化,市场部骂运营部页面做得像一坨翔。
直到有一天,老板找了个第三方数据分析团队,发现:市场部投的广告其实精准触达了目标用户,但运营部的落地页加载速度慢到能煮碗泡面。
信息差一消除,双方立刻从互撕变成联手优化加载速度,当月GMV涨了30%。
再比如,为什么房产中介总能精准拿捏买家?
因为他们知道你看了多少套房、预算是多少、甚至连你老婆喜欢什么户型都一清二楚。
当你还在纠结“要不要砍价5万”时,他们已经用后台数据算出了你的心理底线。
更暗黑的是,信息可以人为制造稀缺性。
某限量款球鞋发布前,品牌方故意泄露“只有100双”的消息,实际库存500双。黄牛和散户争相抢购,价格炒上天后,品牌再悄悄放货,二次收割。
你看,信息不仅能赚钱,还能让你心甘情愿地多花钱。
但普通人如何破局?
答案是:建立自己的信息漏斗。
1、职场里,别只听领导说什么,多观察他批准了哪些预算、提拔了哪些人;
2、生意中,别光看同行宣传“爆单”,去查他们的供应链成本、用户复购率;
3、投资时,别迷信“内部消息”,先搞清庄家最近在哪个板块出货。
记住,当你觉得一件事“不对劲”却说不清原因时,多半是信息链出现了断层。
而填补这些断层,要么靠砸钱买数据,要么靠跨界混圈子,最不济也得学会用爬虫和AI工具。
毕竟,在信息战争中,赤手空拳的人只会成为别人的韭菜。
04看清底牌后,怎么打一手好牌?
掌握了这三条底层逻辑——利益分配、人性利用、信息掌控——你就能像开了透视挂一样,看清世界的底牌。
但光看清没用,关键是怎么用。
第一,把利益分配变成合作筹码。
下次和同事吵架前,先问自己:“他的核心利益是什么?我能让出什么来换他的支持?”
谈加薪时别光哭惨,要说:“如果我拿下这个项目,公司能多赚200万,我要10%不过分吧?”
第二,顺着人性设计产品,而不是挑战人性。
如果你是老板,员工拖延症严重,与其扣钱,不如把KPI拆成每日任务,完成就发红包;
如果你是卖家,别指望用户忠诚,要用“签到奖励”“等级特权”绑定他们的沉没成本。
第三,用信息差创造降维打击。
打工时,摸清行业上下游的利润分布,跳槽直接去最赚钱的环节;
创业时,找到巨头看不上的小众需求,用低成本信息差快速垄断。
最后说个真实故事。
我有个前同事,985毕业,每天加班到凌晨,PPT做得比电影还精致,但五年没升职。
另一个同事,二本学历,准点下班,但专攻“跨部门协作”——把技术部的需求包装成销售部的业绩,拉着财务部一起分奖金。
三年后,前者还在改排版,后者成了副总。
你看,这个世界从不奖励拼命的人,只奖励看懂规则的人。
而规则的本质,就是这三条底层逻辑。
所以,别抱怨“怀才不遇”了。你的才干和努力,得加上底层逻辑的杠杆,才能撬动现实的重力。
否则,再强的发动机,安在自行车上,也追不上特斯拉。
送各位一句话:
如果世界是场赌局,底层逻辑就是你的作弊码。
最后,推荐这本《底层逻辑》,世界的底牌就藏在这本书里,你看不清逻辑,逻辑早就看清了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